康卫民,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现任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系主任,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、天津市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、全国纺织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、天津市“131”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、天津市创新能手、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。自2005年留校任教以来,他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,秉承“教书者必先强己,育人者必先律己”的原则,努力践行“师德为先、教学为要、科研为基、发展为本”的理念,勤于学习、专心育人、致力科研、勇于创新,他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初心,彰显着师者本色。
以身作则,担当使命
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康卫民老师利用专业特长,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,他不畏艰险、冲锋在前、真情奉献,先后对京博石化、燕山石化、吉安三江等公司进行驻极熔喷原料和非织造生产技术指导,将自己所学所研裨益于社会,为企业高性能熔喷非织造布的生产保驾护航。与此同时,他在危中见机,积极与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合作,夜以继日进行研究,团队研制出的高防护、高透湿、快速摘脱的一体化病毒防护服,所开发的海关防护服在全国148个海关正式列装,为抗击疫情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受康卫民老师以身作则担当精神的影响,他的学生都积极投身于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工作中。言传身教,初心不改
入职18年以来,康卫民老师在基础科研一线默默耕耘,开拓创新、攻坚克难,全身心致力于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。康卫民老师通过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研究院交流了解到,高品质氧化铝纤维制备技术长期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,国内离心甩丝技术制备的氧化铝纤维直径粗、渣球多,难以满足高端领域应用需求。他决定围绕3~5微米高品质氧化铝超细进行技术攻关,并提出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氧化铝纤维的技术方案。他带领团队自行组装设备,历经十余年,设备从单针毛细针头、到实心针、再到10孔针头,发展到目前阵列化静电溶吹生产装备,实现了超细氧化铝纤维的批量化生产,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氧化铝纤维制备技术,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,突破了氧化铝连续长丝“卡脖子”难题,打破了国际垄断。他的学生说,康老师专心搞科研时的样子特别可爱,我们在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报国之志,他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方法、技术,还有对国家炽热的爱。潜心育人,用心护航
亦师亦友,是康老师和学生的相处状态。康卫民老师关心关爱学生,无数次为学生解决学习、生活和思想上的困难与疑惑。有同学生活中遇到困难,康老师则慷慨解囊,学生感受到的是异乡的温暖和感动;有学生面临毕业工作的困惑,康老师则积极疏导,帮忙介绍工作岗位。在学生培养方面,康卫民老师将创新思维与创造技法相关知识融入课程,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,开拓学生们的思路,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,并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、省部级奖项10余项。对于硕士生、博士生,他要求大家敢于打破陈规、敢于提出新问题、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,他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120余篇,硕士生10人次、博士生12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、4人获得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奖学金特等奖,1人入选全国青年托举人才工程A类计划。 “康卫民老师痴心科研、热心教学、关爱学生,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、无私奉献,为培养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,是我们学习的榜样!”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胡艳丽如是说。